2017慕尼黑光博會回顧:智能光制造前景可期 |
來源: 發布日期:2022-03-06 人氣:1581 |
3月14日,亞洲最大的激光、光學、光電行業展會第十二屆慕尼黑上海光博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據展會主辦方統計,展商規模較上屆增長了16%;展示面積達49,360平方米,創歷史新高;展會期間共接待了53,723名終端用戶和專業觀眾到場,較上屆增長了18%。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法國、瑞士、日本、中國臺灣以展團形式亮相。 作為一項綜合的先進生產力,“智能光制造”融合了激光、自動化、機器視覺等多項學科和技術,在汽車、電子半導體、材料加工、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家電等制造行業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并且在產品性能、效能、精度、成本控制上等各方面都表現優異。多項技術的融合,使“智能光制造”突破了傳統制造業的瓶頸,給現代制造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1533785348931306.png 此外,智能機器人與先進激光加工技術的融合,在構建智能工廠的同時,更能提升加工工藝,創造更大的產業空間,促進自動化向縱深發展。激光加工機器人就將機器人賦予激光加工優勢,讓高端技術交叉融合,更好地服務于高端制造業,并被廣泛應用在機械加工、噴涂、焊接等工序中,在高端制造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因此,本屆光博會匯聚了發那科、ABB、KUKA、史陶比爾、安川等大批機器人企業,集中展示了激光加工機器人的“智能”魅力。 匯聚行業前沿熱點 同期學術活動精彩紛呈 短短三天,除了在現場感受創新的“光電”產品和技術帶來的沖擊,一系列頗具學術和產業應用價值的同期會議和研討會活動也極為吸睛。這些會議包括第十二屆國際激光加工技術研討會(LPC 2017)、第四屆中國激光市場高峰論壇、第十二屆全國激光技術與光電子學學術會議暨2016 中國光學重要成果發布會、工業用激光器及系統使用安全培訓班、“現代光學制造工程與科學”(上海)國際研討會、光學技術大會 PHOTONICS CONGRESS CHINA。會議邀請了眾多國內外知名學者,每場會議都座無虛席,共吸引了2,771名觀眾。 洞悉市場發展趨勢 迎接新增長空間 2016年,全球經濟陷入緩慢增長的新常態,而來自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示全球激光市場的增長率卻跑贏了全球經濟增長率。據悉,全球工業激光器市場去年實現了10.2%的增長率,這種逆勢表現主要歸因于汽車、航空航天、能源、通信和微電子等關鍵工業部門的生產需求的助推。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7-2016年,中國激光行業整體保持穩健增長態勢,行業復合增長率達到10.11%。截至2016年,中國激光產業的市場規模在236億元左右。 談及工業激光的發展,北京卓鐳激光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濤表示,相對于科研應用和醫療來說,工業加工領域的要求是最高級的。“首先它的工作環境一般都較為嚴苛,其次對激光器長時間的可靠性、穩定性有最嚴格的要求。在卓鐳本次展出的工業激光器中,主要應用于透明脆性材料的切割、微加工,以及無損微加工、精細打標等領域。能應用于PCB領域的高功率綠光激光器極具代表性。因其特有的高功率,在太陽能電池劃片、陶瓷切割,包括觸摸屏的制造過程中可以起到很多作用! 在王濤看來,中國激光市場的發展趨勢一直很好,而且增速非常快,幾乎在每個領域的增速都要超過全球的增速。除了工業加工領域中最具代表性的光纖激光器持續走高外,一些新型激光器,如超快的皮秒、飛秒,高功率的紫外、納秒以及綠光納秒,在2016年的總體市場容量也都居高不下,處于不斷增長中。 |